首页 / 基金推荐 / 正文
百读不厌,百读不厌是成语吗

发布时间:2025-02-03 19:13:14

百读不厌,一个充满韵味和哲理的成语

在汉语的海洋中,成语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我们的语言之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成语是“百读不厌”,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四字短语,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

成语的由来与出处

“百读不厌”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一诗。在诗中,苏轼写道:“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同时也揭示了“百读不厌”的深刻含义。

成语的结构与含义

“百读不厌”由“百”、“读”、“不”、“厌”四个字组成,是一个四字成语。“百”并非指具体的一百遍,而是泛指多次,强调的是次数的多和反复的阅读。“读”则是指阅读的行为,“不”表示否定,“厌”意味着厌倦或烦腻。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无论阅读多少遍,都不会感到厌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引人入胜。

成语的辨析与用法

在辨析上,“百读不厌”的近义词有“手不释卷”,意为手不离书本,形容勤奋好学。而它的反义词则有“味同嚼蜡”、“索然无味”等,这些词语都表达了阅读体验的负面感受。

在用法上,“百读不厌”可以用来形容书籍、文章等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让人每次阅读都能有新的发现和体会。例如:“这本书真是百读不厌,每次都能发现新的见解。”

记忆技巧与例句

为了更好地记忆这个成语,我们可以将其与日常生活中的阅读体验相结合。比如,每次阅读一本好书时,都可以想象自己是在“百读不厌”地品味其中的精华。

1.这本书真是百读不厌,每次都能发现新的见解。

2.这篇文章非常有深度,是一篇百读不厌的好文章。

“百读不厌”这个成语,既是对阅读的一种赞美,也是对知识和文化的一种尊重。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和毅力,不断地阅读和思考,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前行。

Copyright稍拽网 备案号: 蜀ICP备2023014893号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