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瑙纵歌节,作为中国西部地区最具特色的传统民族节日,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举行。这是一场万人同舞的盛会,承载着景颇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被誉为“东方狂欢节”。
目瑙纵歌节源于景颇族创世史诗《目瑙斋瓦》中的神话传说。在节前,景颇族人民会进行斋瓦诵唱,讲述祖先的历史故事和创世神话,为期三天三夜。
目瑙纵歌节历经千年,是景颇族人民代代相传的重要节日。2006年,景颇族目瑙纵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视和保护。
每年的目瑙纵歌节,芒市广场都会举办万人共舞活动。成千上万的景颇人民身着盛装,围绕目瑙示栋(一种传统图腾),沿着先人迁徙的路线图,载歌载舞。
目瑙纵歌节期间,会有一系列原生态歌舞表演。景颇族姑娘的歌声美妙绝伦,让人陶醉。
目瑙纵歌节是景颇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景颇族人民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景颇族民间传说中,犀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目瑙纵歌的领舞者以“犀鸟头”为装饰,象征着勇敢、智慧和美丽。
赵保忠是景颇族目瑙纵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他自幼对目瑙纵歌充满兴趣,1983年开始学习,至今已坚持学习、传承目瑙纵歌四十多年。
目瑙纵歌节是景颇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庆祝的盛会,有助于加强民族凝聚力。
目瑙纵歌节是景颇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每年正月十五,目瑙纵歌节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舞。这场万人同舞的盛会,不仅让景颇族人民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也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独特的民族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