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语解释 成语“纲举目张”指撒网时,举起网上的大绳,所有网眼都张开。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后来被引申为抓住主要环节,以带动其余;或抓住要领,条理分明。
2.成语出处 成语出自清·魏源《道光丙戌海运记》:“于是南北并举,纲挈目张。”这里的“纲挈目张”形象地描述了南北海运的盛况,也成为了成语的最早记录。
3.成语结构 成语“纲举目张”主要由“纲”、“举”、“目”和“张”四个字组成。“纲”代表总纲、大纲,“举”表示举要、概括,“目”指网上的眼,而“张”则意味着张开。
4.成语典故 成语背后的典故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秦国相国吕不韦的治理国家理论。吕不韦在论述如何使用人民时,提到要使用人民,需要有“义”和“赏罚”作为手段。他进一步说明,在禹的时代,天下有成千上万的诸侯,而禹却能够统一天下,正是因为他抓住了治理的核心。
5.成语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纲举目张”可以用于形容处理问题时的条理性和全面性。例如:“他对这个问题纲举目张,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成语也可以用于描述文章或报告的结构清晰。如:“这份报告纲举目张,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发展情况。”6.记忆技巧 为了更好地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成语的意思拆分开来记忆。纲举目张,纲表示总纲、大纲,举表示举要、概括,目指网上的眼,张意味着张开。
7.成语特点 “纲举目张”是一个汉语成语,属于联合式,通常作主语、补语、分句。作为一个中性词,它既可以用来形容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可以用来形容文章或报告的结构。
8.成语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纲举目张”这一成语的含义逐渐丰富,不仅限于比喻抓住主要环节,还扩展到了形容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的各个方面。
通过以上内容的详细解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成语“纲举目张”的内涵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无论是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还是在撰写文章时,这个成语都能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