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别业》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诗中抒发了诗人归隐南山后的闲适自得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诗意解读及作者心绪。
《终南别业》是王维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在政治上失意后,选择归隐山林的宁静生活。终南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向往之地。王维在此地购置别墅,命名为“终南别业”,寓意其人生后半程的宁静与淡泊。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诗人中年以后信奉佛教,晚年选择在南山边陲安家,表达了他对佛理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诗人兴致勃勃时,常独自前往游览,欣赏美景,自得其乐,表现出他超然物外、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人漫步至水流尽头的山间,静坐观赏云起云落,体现了他的闲适与从容。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诗人偶遇山林中的老者,与之谈笑风生,不知何时才能结束,描绘了他在山间生活的无忧无虑。
王维在《终南别业》中,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追求宁静、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诗中透露出的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心态,成为后世许多文人墨客效仿的典范。
《终南别业》的翻译如下: 深深关闭竹林间的门扉,静静清扫松树下的地面。独自在晚风中长啸,有谁能知晓这其中的意旨。整天坐在那里看山,枕着书籍过了一段时间就入睡。谁能和我一同游玩,让你内心没有烦忧...
赏析:王维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幽美的山居图。诗中充满了禅意,诗人以山水为寄托,抒发了自己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这首诗不仅是王维个人的生活写照,也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普遍心态。
在中国经典诗词中,南山之美由来已久。江西庐山和陕西终南山被誉为“南山双璧”。庐山因陶渊明而名扬天下,而终南山则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
《终南别业》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追求内心宁静、超然物外的诗人形象。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或许可以借鉴王维的处世之道,寻求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让心灵得以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