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补贴政策,农民的“及时雨”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国家粮食补贴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农业支持措施,正日益受到农民朋友的关注。粮食补贴政策具体有哪些内容?哪些情况无法获得补贴?以下将为您一一揭晓。
补贴对象及依据
.粮食补贴的补贴对象原则上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补贴的依据可以是二轮承包耕地面积、计税耕地面积、确权耕地面积或粮食种植面积等,具体以哪种类型面积由省级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实际自定。
补贴种类及金额
.粮食补贴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种粮农民直接补贴:中央财政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以保障种粮农民的收益。
2.农资综合补贴:中央财政还继续实行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以减轻农民因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负担。
3.良种补贴:为鼓励农民使用优良品种,提高粮食产量,国家对良种进行补贴。
4.农机购置补贴: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国家对农民购置农机给予补贴。补贴发放情况
.粮食补贴的发放情况如下:
1.济南粮补标准:每亩25.56元。
2.广饶县粮补标准:每亩25.63元。
3.小麦补贴:根据实际种植面积而定,每亩不低于134元。补贴调整目标
.粮食补贴政策调整的目标主要是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
.虽然粮食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补贴对象:补贴没有补在粮食上,而是补在了农民或者农田上,不种粮也可以得到补贴。
2.补贴金额:相对农资价格上扬、粮食比较效益持续偏低的状况,小额的补贴对粮农持续发展粮食生产并不能产生多大的推动力。
3.资金监管:粮食补贴资金发放环节多,不利于资金监管。补贴政策调整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以下是一些补贴政策调整措施:
1.耕地地力补贴:不种不补,结余统筹用于制止耕地抛荒。
2.种植补贴:种一季补105元/亩,种植双季晚稻追加补助70元/亩。
3.弃耕抛荒耕地:对弃耕抛荒超过2年(含2年)的耕地,由村集体收回耕地承包权。补贴政策分类
.由于基层施行的基本上都是以土地面积为发放依据单一的粮食补贴政策,粮食补贴政策分类越多,与实际操作偏离越远,也会淤生多次的粮食补贴资金的发放过程,无形中增加了粮食补贴资金的监管和发放环节,既浪费财力、人力,也加大了补贴资金完全落实到位的风险,同时又给腐败现象提供了可乘之机。
粮食补贴政策是国家为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政策。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粮食补贴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