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资策略 / 正文
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综述李红梅

发布时间:2025-01-26 20:41:22

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于近期成功举办,旨在深入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此次研讨会汇聚了众多专家学者,共同为我国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献言献策。

1.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李红梅的著作《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于2015年发行,书中详细阐述了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作者指出,我国农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着人与自然的矛盾、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压力,要求农村采取有效的制度与措施,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减缓资源、环境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

2.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建设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建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该中心立足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由国家投入和支持,开展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目前,中心已收录大量文献类型,包括中文期刊、外文期刊、集刊、古籍等。

3.生态文明思想专题研讨会

在某中心组生态文明思想专题研讨会上,专家们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与会者认为,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坚持以精神为指引,牢记“生态优势金不换”的殷切嘱托。

4.两会热议生态文明

在两会期间,自治区人大代表粟红蕾提出,要以刊为媒,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继续探索桂林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这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各地正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5.生态文明建设的五大核心业务领域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一级调研员陈志红表示,新时代中心应继续围绕五大核心业务领域,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宣讲、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生态环境社会监督、绿色低碳实践参与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6.生态文明与文明形态的关系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从文明结构内容的视角来看,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伴相生,是文明形态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是遵循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7.新质生产力与生态文明建设

从新质生产力是绿色生产力、绿色科技力、绿色体系力、绿色人文力的“四力合一”的宽广维度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赋能生态文明建设的多种力度和强大合力。这对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Copyright稍拽网 备案号: 蜀ICP备2023014893号  站点地图